养猪捞鱼山区天威希望小学想法改善学生生活
日期:2019-01-08 14:27
用手机打开
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好,两所学校养起了猪、捞起了鱼;楼房不够用,就把教室改成集体宿舍。近日,天威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慈”)及香港苗圃行动的义工们远赴云南临沧市边远山区访问6所天威苗圃希望小学,发现这些学校资源虽有限,但都擅于用变通的方式改善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得更好。这些方式由新浪微博@天威耗材 分享后,得到了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内的许多网友赞赏。
自1999年成立以来,十四年间天慈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香港苗圃行动等合作在中国边远山区兴建起54所希望小学,令超过22000名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在如今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的情形下,把助学重点由捐建学校转向捐助学校软实力的建设上:捐建“苗圃书轩”、资助老师到北京接受TIP英语培训等。
随行的天慈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天慈继2011年之后,第二次踏上访问之旅,旨在调研学校使用、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做出新的捐助计划。但相比说帮助而言,老师不畏环境艰苦仍驻扎山区、学生阳光懂事、校长想法子改善孩子们生活环境的点滴更令人感动。
简单饭菜 用心珍惜和改善
此次访问,天慈重点调研了学生们饮食起居,看他们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了解到山区小学如今都有国家给予的伙食补贴:大部分早餐都免费,有蛋、奶提供;午餐、晚餐只要较少的钱就可以填饱肚子,而且有肉吃。伙食虽比以前改善不少,但要说营养全面均衡,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于是永德县大雪山乡天威苗圃希望中心完全小学的校长便想出点子,在学校附近养起了猪(用剩菜喂)、在河里面捞起了鱼,尽量给学生们换菜单调口味。
天慈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访问的6所学校中有2所学校采取了这种方式,经新浪微博@天威耗材 分享出去后,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
饮食虽简,但每一餐每一菜学生都用心分享和珍惜。工作人员还表示,大哥哥大姐姐帮忙低年级学生领菜、打饭的举动时常看到,这很让人感动。
目前,大部分学校食堂设施齐备,桌椅齐全,还有两所学校的正在建设中。
爸爸去哪儿?外出打工啊
天慈此次访问的第三站是永德县乌木龙乡菖蒲塘村天威苗圃希望小学,这所学校现有学生246人,60%是留守儿童,3/4寄宿学校,即使小到一年级学生。天慈工作人员感叹道:“据数据调查,中国目前有5800万留守儿童,这个数据很庞大。如果问这些孩子‘爸爸去哪儿?’他们都应该都会回答‘外出打工吧’。”
缺少父母完整的照顾,这群孩子很小就学会独立。天慈此行访问6所学校,都走进了他们的宿舍,发现床铺、枕套都叠得豆腐块似的,水桶、脸盆、水杯、毛巾等也摆放得整整齐齐,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而洗衣服,甚至帮家里做家务也能应付。
天慈工作人员呼吁:“他们不娇宠,没地方撒娇,享受不到完整的亲情和关爱。 当大家都在关注《爸爸去哪儿》的同时,也希望给这一群撒落在山区的小天使们多给一些温暖,让他们阳光快乐成长。天慈也会给予相应的帮助计划,包括心灵建设及生活条件的改善。”
不畏环境艰苦 教师驻扎守护
“对乡村教师师资培训、教学提高等,我们近几年关注比较多,也有一些项目在执行,例如输送英语老师到北京接受TIP培训等。”天慈工作人员表示:“但这次访问,我们明显感受到我们可以做得还有很多,他们的居住环境、教学设备等依然需要改善。”
据介绍,因为地处偏远,驻扎山区的老师生活环境较艰苦封闭,资讯等接收较慢。此行中生活条件最艰苦的是位于达双江县勐勐镇章外村天威苗圃希望小学的教师们,宿舍不够,只能在教室里支起床架当床;目前只有一台老式电脑供老师用,使用WIFI(不稳定)。
“亲自来看到他们的生活,由衷敬佩这些老师们的伟大和贡献!”天慈工作人员感叹,同时表示:“我们也会根据此次访问,有针对性地实施新资助计划。“